馬可與無用服裝品牌的故事


無用是馬可于2006年初創(chuàng)立的藝術性服裝品牌,是其在當代藝術領域以及人文思考上的全新探索。2007年2月25日,無用首次亮相于巴黎時裝周,大獲好評,其新銳的觸覺引起了國際時裝界與藝術界的廣泛關注。

  個人品牌馬可之無用 (Wu Yong) 之所以起名為“無用”,馬可這樣說道:“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,做個有用的人,做個有用的物件,買個有用的東西,是否有用甚至已成為我們做事的前提。 但眼前的有用和未來的價值往往不同,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會有價值的事,我想把人們眼中無用的東西變得有用,我想人們不再以是否有用作為取舍的原則。我喜歡無用,才能賦予它新的價值。價值從不在物件本身,而在使用的人?!?br/>
  在“無用”的品牌中,幾乎所有的衣物都采取了超碼、做舊的處理,絮亂的纏繞和粗糙的縫制。仿佛下定決心和現(xiàn)代文明對抗。設計師馬可經常去農村采風,或許正由于此,她的設計總是顯得與現(xiàn)代都市相去甚遠。她的衣服都是純粹手工與天然的制成,是傳統(tǒng)技術的延續(xù)與活化,她透過自己親手縫制的衣服,邀請人們拋開消費的態(tài)度,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與感情。

  馬可說:“衣服就是皮膚之外,跟皮膚最親近的一層東西,它的價值在于情感的傳遞和表達,在這個意義上,所謂的流行、時尚都是不重要的?!?br/>
  “無用”這個品牌只是一個概念?;蛘哒f,是馬可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。

  “無用的創(chuàng)作,對于我意味著從現(xiàn)在開始,我將只聽從心靈的聲音……我所做的是現(xiàn)代藝術,每件都是孤本,至于美與不美并不重要……就像在旅行中,我其實從來不會帶著某種刻意的目的去尋找什么東西,只是任憑欲望去感知。我從不提前預想什么事情,我只是向人們敞開自己的心靈。這不僅是創(chuàng)作,這也是我的一種生存方式?!薄O計師馬可

  無用加盟優(yōu)勢 1、協(xié)助選址與評估:協(xié)助加盟商對所尋店址進行實地考查,評估其開店的可行性。通過對地域、商圈、顧客進行調查,提供營業(yè)額預估、經營損益預估等資料,供加盟商參考。 2、區(qū)域保護: 公司將嚴格控制加盟區(qū)域和加盟商的數(shù)量和質量,并建立完備的的價格控制體系和政策; 3、人力資源支持: 開店前,提供人員招募、人事制度等參考資料,協(xié)助加盟商招募新進人員。開店期間,總部提供人力支持及輔導。 4、統(tǒng)一形象與裝修: 為確保品牌統(tǒng)一形象,店鋪由公司總部專業(yè)空間設計師統(tǒng)一進行店鋪形象設計;店鋪裝修工程由總部審核合格的工程隊施工,總部派人指導、督核,加盟商負責監(jiān)理。  5、不斷的指導及培訓: 店鋪開業(yè)前,總部為加盟商、經營團隊針對經營理念、店鋪管理及產品相關知識開設相應的課程。 開業(yè)后由總部派督導駐店,指導店鋪開業(yè);每個月新品上市開設相應的產品培訓課程;同時,為加強與加盟商之間的專業(yè)交流,總部定期舉辦加盟商大會。 6、產品研發(fā): 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及最新流行趨勢,總部的專業(yè)研發(fā)部門進行全面市場調研,制定合理的產品規(guī)劃,并以靈活的產品價格加強區(qū)域市場競爭力,保證加盟商的權益。 總部會不斷的進行新產品的研發(fā),完成全國市場產品的推陳出新。 7、店鋪銷售管理系統(tǒng):  總部對加盟店導入店鋪管理系統(tǒng),幫助加盟商及時并準確收集完備的經營信息。完成科學的數(shù)據化管理。 8、宣傳策劃支持: 公司統(tǒng)一廣告宣傳及雜志宣傳開業(yè)贈送品牌宣傳折頁、產品手冊、盤發(fā)手冊開業(yè)活動方案支持新品策劃及節(jié)假日專題策劃推廣或促銷支持。
馬可,1971 年出生于吉林長春,1992 年畢業(yè)于蘇州絲綢工學院(后并入蘇州大學)工藝美術系。畢業(yè)后她先去了廣州,開始自己的尋夢之旅。1994 年,她以《秦俑》獲得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,那年只有 23 歲。1996 年,她與合伙人創(chuàng)建了中國個設計師品牌,奮斗十年,終因雙方發(fā)展思路不同而離開。2006 年,她在珠海創(chuàng)建社會企業(yè)品牌“無用”,從此全心投入到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藝的田野調研和傳承創(chuàng)新工作中。2014 年,“北京無用生活空間”開幕,在這里,馬可沉潛八年之后次向公眾推出無用原創(chuàng)手作出品。

  用她自己的話說,在廣州期間,在這個當時中國的時尚之都,她也是很少逛市場,去自創(chuàng)品牌的店鋪一年里不過兩三次,在時尚圈的活動和各式的秀場里也很少露面,被外界稱為“時尚圈中的圈外人”。而當她創(chuàng)立無用,就成了一個徹底的“圈外人”。她一直對“時尚”冷眼旁觀。她對設計師這個角色,也一向充滿反思意識。

  她認為這個世界根本不缺乏能夠設計出時尚的、優(yōu)雅的、性感的、漂亮的時裝的設計師,但是卻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裝設計師。在她的字典里,時裝和服裝,這兩個詞的差別實在是天壤云泥。

  她不滿足于服裝僅僅達到視覺上的賞心悅目,也不認可那些僅僅出于實際功能性的購買。她認為服裝作為一種獨特的創(chuàng)作語言,具備觀念傳播、精神交流的無限可能性,甚至能夠引發(fā)深思繼而改變行為。她的設計理念和目前的流行時尚完全相反。人類歷史所經歷的那些安詳而知足的質樸時代深深吸引著她。她想讓服裝回到它原本的樸素魅力中,讓人們被過分刺激的感官恢復對細節(jié)的敏感。

  “一件好看的衣服永遠不是我的目標,一件讓人感動的衣裳才是!”她對我說,“不把自己感動到痛哭流涕的作品,從來不好意思拿出去見人。”

  她一直堅信,真正的時尚不是被潮流推動的空洞漂亮的包裝,而應該是回歸平凡中再見到的非凡,她認為真正的“奢華”不在其價格,而應在其所代表的精神。她是一個遠離流水線生產的設計師,是一個抗拒流行時尚召喚的藝術家。她對內在世界有著獨特的領悟,同時與中國的底層現(xiàn)實建立了真切的聯(lián)系。她有一個更大的舞臺。

  她是賈樟柯紀錄片《無用》的女主角。這部紀錄片以馬可參加 2007 巴黎秋冬時裝周為中心事件,講述了分別發(fā)生在廣州、巴黎、汾陽的三段故事。在巴黎時裝周上,馬可把她曾埋進土中、讓時間與大地一起完成最后設計的服裝呈獻給觀眾。她的作品是那個浮華世界的相反方向。她的特立獨行引起了國際時裝界與藝術界的廣泛關注。賈樟柯也憑借這部紀錄片,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(jié)紀錄片的獎項。

  在經歷了階段性的演進后,她對設計師的身份的認識歸納為:社會責任的主動承擔者、世界的先知先覺者、時代道德的者。

  顯然,她不僅僅是一個設計師,也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家。她想為中國這個全球服裝生產量的國家創(chuàng)造一個享譽世界的原創(chuàng)品牌。但她的目標遠遠不止于此。她有著更廣闊的議題。她試圖為這個充滿危機的世界提供一種解決方案?!盁o用就像一條船,幫助人們從此岸渡到彼岸?!彼f,“我的心愿是幫助人們過河,而不是一直留在這條船上。”

  在世人看來,馬可有很多傳奇。2013 年,無用創(chuàng)立的第 7 年,馬可為國家一位重要人物提供專人定制服裝,將她從幕后推到了前臺。那是多少人想蹭都蹭不上的流量,是多少人艷羨不已的機遇,但是她從來沒有對我提起過。我也沒有問。她希望無用像一棵大樹一樣努力向下生長,而我想尋找滋養(yǎng)這棵大樹的精神養(yǎng)分。張悅曾經擔任那本雜志的主編和出版人,是那篇文章的編輯。十幾年來他一直關注著馬可和無用的成長。他曾經表達了他對馬可的三點希望:一是更自私一些,二是更商業(yè)一些,三是更強悍一些。不過他馬上又說:如果馬可做到這三點,那她就不是馬可了。

  但是馬可仍然在發(fā)生著一些悄悄的變化。這么多年來她幾乎沒有看過任何一本時尚雜志,沒有逛過任何時裝店和商場,也沒有買過一件西方奢侈品的衣服或配飾,哪怕是一瓶香水。她只穿無用的手作衣裳——她認為這已經是的獎賞和奢侈了。她說她對于當下的時尚流行一無所知,但她對時尚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從未停止思考。過去她只是沉浸在民藝的世界里樂此不疲,但是十二年后的現(xiàn)在,她開始向世界發(fā)出與主流迥異的中國原創(chuàng)之聲。她深信在 21 世紀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及其價值觀將是所有世界危機的解藥,所以,才有了這次在WWD全球時尚論壇的演講。

  這個從來不在服裝發(fā)布會的最后時刻出來謝幕的設計師,只希望在人們的心里分享自己的作品。但是在這一刻,這個舞臺仍然歸她所有。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馬可,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珍稀的一種聲音。

  在此之前,中央電視臺邀請她做《時尚大師》節(jié)目的評委。開始她有些不理解,就問他們:“我不愛時尚,對流行趨勢也一無所知,你們覺得我合適嗎?”央視的回答是:“當然,我們要的就是不一樣的聲音。”

  這讓她很是感慨,“時尚界終于需要不一樣的聲音、不一樣的觀點、不一樣的價值觀了?!彼f,這應該是她自上世紀 90 年代走上設計生涯以來看到的時尚界最讓人期待的變革了。